2016年1月5日 星期二

醫療,等待中,你我能做什麼


台灣的健保制度之下,將醫療產業推向了一個"全新的"境界,也造就出台灣人"得天獨厚"的就醫習慣。醫療崩壞的警訊早已響起,也有許多人出來大聲疾呼改革。今天,我們就針對上面這張特性圖來做討論

貧富與平等

首先我問一個問題,郭台銘與你我的共同點是什麼?

有人會說性別、國籍、接受教育等。但是我要說的是"資源"相同,而這種資源是全世界人都相同的,沒錯,就是"時間"。這世界上真要說平等的話,每天24小時的"時間資源"是每個人都相同的。而未來,這是最不可能被奪走(鐘點戰?),也是每個人在未來世界最珍貴的資源。

貴、等、差 你要哪個?

回到我們的主題,如果今天你是有錢人,我想大多數人會選擇貴一點也沒關係。但是,我們大部分人(自覺)並不是有錢人,那我們可以選擇什麼? "差"跟"等",你會選哪一個? 如果你還記得上面我們提到的"時間資源"的話,在時間面前人人平等,有錢人用錢去買時間能夠快一點接受醫療,我用時間等待也能接受相同高品質的醫療。別忘了,在過去,沒有錢,你用什麼時間資源可能也接受不到醫療喔。我想你都願意排隊去吃一家評價很好的餐廳,難道你自己的健康比一客牛排都不如嗎?另外,如果這時候能夠等但是你還要選"差"的話,那就請自己保重身體吧。

糾紛來自於

今天要是大家知道自己位在哪個位置,那也不太有什麼問題,可是偏偏許多人在"等"卻要快速、在"差"硬要品質、先享受"貴"付錢卻要便宜。這樣就讓整個產業往"崩壞"的百慕達三角洲前進。

等待是優勢

在這三個場域中,我個人認為一般人甚至每個人最有優勢的點在於"等待"。當然,我們醫療工作者除了說服他人接受等待,那我們是否可以讓等待中的人們更能接受"等待"呢?

最近,有一篇加拿大的研究探討了這個問題。
這篇文章中去探討乳癌、攝護腺癌、肺癌、及大腸直腸癌患者從症狀就醫到確診治療的等待時間,以及什麼問題會影響到他們等待的滿意度。

首先文中指出從第一次就醫到確診的時間間隔中位數是84天,將近快三個月的時間!!我想這個數字可以讓台灣民眾了解到其實台灣醫療是多麼廉價便利的。而等待滿意度主要由以下三個面向來影響。

交際能力: 表達同理心及關心、完整資訊交換、對於錯誤負責(accountable for mistaknes and delays and apologize)。

協調功能: 幫助病患學習及引導整個癌症治療系統、安排相關約診、適切告知資訊(哪個醫師要跟我說報告)。

及時照護: 回應病患症狀、醫師及時主動追蹤病患(影像或報告)、讓病患了解主責醫師不在時可找誰、讓病患瞭解醫療團隊也很緊急且認真看待其病況。

以上這些特質都是經調查後病患在這等待的時間中所真正在意的事情,也影響到他(她)們後續對這醫療的滿意程度。

後話

雖然這篇文章是由家醫轉診制度下針對家醫科醫師所討論,但是我想也可以應用在不同科醫師在面對病人位於"等待期"(但急診可能比較不適用)時,如何讓病人可以較為安心地等待的一種方法。

我想,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接受較為完善的醫療,而每位醫師也希望自己的病人能夠得到好的照顧,這需要每個人的努力。醫師要改變,病患大眾也要改變,不然,你5年10年後面對的台灣醫療環境,將會是你今日所種下的因,就像選舉一樣...

參考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